志愿服務是現(xiàn)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,,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,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(nèi)容。為了保障志愿者,、志愿服務組織,、志愿服務對象的合法權益,我國 2017 年 8 月發(fā)布《志愿服務條例》,,進一步鼓勵和規(guī)范志愿服務,,發(fā)展志愿服務事業(yè),培育和踐行社會主 義核心價值觀,,促進社會文明進步,。2017 年 12 月 1 日起,該條例正式施行,,這進一步推動志愿 服務規(guī)范化,、法治化。
為了積極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,,近日,,民政部慈善事業(yè)促進和社會工作司組織編寫的行業(yè)標準《志愿者招募和培訓工作指南(征求意見稿)》(以下簡稱《征求意見稿》)公開征求意見, 對志愿者招募和培訓工作提供指導,,進而指導志愿服務組織在志愿者招募和培訓中的程序和行為,,提高志愿者管理水平,推動志愿服務標準化建設,。
強化個人信息保護 注重志愿者綜合能力考核
相比于以往的志愿服務標準,,《征求意見稿》有許多值得注意的亮點,總體來看,,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,。
最大程度保護志愿者和志愿服務對象的個人信息?!墩髑笠庖姼濉纷⒁獗Wo個人信息,,提出志愿者的申請方式包括線上和線下兩種,,志愿者既可以線上填寫個人信息,也可以現(xiàn)場填寫報名表,。這種自主選擇更加快捷方便的報名方式,,可以吸收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務隊伍。志愿者提交申請后,,由志愿者招募組織及時收集整理志愿者申請信息,,安排專人接聽聯(lián)系電話,針對招募中可能出現(xiàn)的問題進行解答,,為申請人和志愿服務組織之間提供良好的溝通渠道,,減少矛盾產(chǎn)生。這種申請方式,,可以使志愿者個人信息嚴格根據(jù)明確合理的目的保存使用,,在最小范圍內(nèi)使用志愿者的申請資料,最大程度保護志愿者和志愿服務對象的個人信息,。
設置科學合理的招募方式與崗位需求配備,。《征求意見稿》將招募方式分為定向招募和非定向招募,。一方面通過志愿服務組織或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(tǒng)發(fā)布招募信息,,在組織內(nèi)部招募志愿者;另一方面由志愿服務組織通過公開方式面向社會招募志愿者,。對符合招募要求的志愿者納入候選人備案,,不符合要求的推薦申請其他崗位,使得志愿者更加符合崗位需求,,志愿崗位更加匹配志愿者個人特長,。
注重志愿者綜合能力考核、遴選,?!墩髑笠庖姼濉诽岢觯谥驹刚呙嬖囧噙x過程中由具備溝通,、觀察,、歸類、匹配和評估等技能的專業(yè)人員擔任志愿者面試人員,,且根據(jù)志愿服務組織的特色和崗位特點,,采用問答、筆試,、情景模擬,、團隊活動等形式進行。通過專業(yè)評估人員的評估可以準確篩選出高質(zhì)量的志愿者,,而多樣的面試形式也有利于更好地考查面試人員的知識儲備、技能素養(yǎng)、心理狀態(tài),。選擇個人身心和個人素質(zhì)符合服務崗位需求的志愿者,,重視志愿者綜合能力考量,有利于志愿服務活動的順利開展,。
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,。在志愿者培訓實施過程中,《征求意見稿》提出運用理論講授,、主題講座,、案例分析、經(jīng)驗交流,、技能實訓,、以師帶徒等方式,采用線下集中授課或線上授課等形式,,根據(jù)培訓內(nèi)容和要求選取,、更新或調(diào)整培訓方式方法,具有重要意義,。當今,,互聯(lián)網(wǎng)技術迅猛發(fā)展,志愿者培訓的方式更加靈活多樣,,既可以節(jié)省培訓經(jīng)費,,又可以使參加培訓的志愿者自由選擇,合理安排時間,,更好地完成志愿者崗前培訓,,更有利于推動志愿者管理水平提升和志愿服務組織向好發(fā)展。
總體來看,,作為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訓工作的指南,,《征求意見稿》為志愿者隊伍的科學管理奠定基礎,可以有效協(xié)調(diào)志愿者服務組織,、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的關系,,確立共同遵循的準則,建立穩(wěn)定的秩序,,促進對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合理利用,,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。
培訓的需求評估,、激勵機制等可以進一步完善
針對志愿者培訓環(huán)節(jié),,筆者認為,《征求意見稿》還可以在三個方面進一步完善,。
培訓的需求評估可以進一步細化,?!墩髑笠庖姼濉诽岢觯巴ㄟ^問卷,、訪談等方式,,對培訓對象進行培訓需求調(diào)查,并結合志愿服務組織及委托機構的經(jīng)驗和資源合理評估,,確保培訓工作能夠更好地滿足志愿服務需求,。”培訓工作評估可以有效提升培訓工作質(zhì)量,,促進培訓工作不斷完善發(fā)展,。志愿者培訓評估的目的在于規(guī)范培訓過程、檢測培訓結果,,以便及時調(diào)控,,有效避免志愿者濫用、亂用現(xiàn)象,,保證志愿者培訓的質(zhì)量和效果,。培訓需求評估是具有層次性的,既要從個人層面進行評估,,也要從組織層面,、任務層面進行評估。第一,,個人層面,,要充分了解志愿服務人員的能力,評估其能否勝任將來的工作,,不能勝任工作的原因能否通過培訓來彌補等,。作為志愿服務組織者,應該了解志愿者的能力能否達到勝任工作的要求,,對于能力不足的,,要根據(jù)志愿服務組織的需求確定培訓內(nèi)容。第二,,志愿者培訓過程中不僅要評估志愿者個人技能的掌握情況,,還要宏觀評估志愿組織以及志愿服務對象的需求,在此基礎上開展培訓活動,。換句話說,,志愿服務組織者培訓志愿者,要充分了解組織需要,,按照組織所需提供相應人員和資源,,確定培訓的內(nèi)容和方向。第三,,任務層面,,重點要確定任務以及完成這項任務對志愿者能力的要求,,按需進行知識和技能方面培訓,制定合理的培訓方案,。同時,,設立專門的培訓負責人,落實培訓工作,。目前,實踐中,,許多志愿組織在培訓需求評估時,,常采用調(diào)查問卷或者訪談等形式呈現(xiàn)志愿者的培訓需求,這種培訓調(diào)查方式相對依賴人為主觀分析,,受個人因素的限制較多,,容易導致培訓需求評估不準確。有的采用績效差距確定培訓需求,,但績效差距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,,既有技術方面的原因,也可能有環(huán)境方面的原因,,這會導致培訓需求的評估出現(xiàn)偏差,。因此,如何全面正確評估志愿者培訓需求,,《征求意見稿》有必要進一步進行明確,。
在培訓過程中明確激勵機制。志愿者的特點是自愿性,、無償性,、公益性。因此,,調(diào)動志愿者自我奉獻的積極性非常重要,。為了防止志愿者隊伍人員流失,必須采取各種不同激勵措施,,讓志愿者清楚地認識到培訓的重要性,,通過激勵機制使志愿者愿意參加相關培訓。志愿服務本身無報酬可言,,志愿者還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,,但仍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隊伍,促使人們參與其中的動力就是志愿者的內(nèi)在需求動機,。有些志愿者是單純的利他主義,,熱心公益事業(yè),愿意幫助他人,;但也有一些志愿者參加志愿活動是受到組織號召,,為了增加工作經(jīng)驗,、拓寬社會關系網(wǎng)、學習新技能等,。因此,,志愿者的內(nèi)在需求是多樣的、復雜的,,所以要轉(zhuǎn)變培訓理念,,以共贏為目標,充分考慮志愿者的內(nèi)在動機需求,,壯大志愿者隊伍,,防止志愿者隊伍人員流失,明確建立培訓激勵機制至關重要,。
在培訓過程中增加退出機制,。志愿者服務雖然是無償?shù)墓嫘袨椋荒芤虼私档烷T檻隨意錄用,。僅靠志愿者奉獻自我的滿腔熱情無法提高服務質(zhì)量,,有時缺乏專業(yè)知識和必備的技能反而會影響工作正常進行,而且培訓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經(jīng)費,,不符合組織需求的人員留下來,,還會對整個志愿者隊伍產(chǎn)生消極影響。因此,,有必要采取相應措施,,建立志愿者退出機制,提前降低培訓人員的退出概率,,比如在志愿者招募過程中,,充分考慮志愿者的工作興趣和需要,盡可能為他們提供適合自己的服務崗位,,以便于充分發(fā)揮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,。本著平等、公平與自愿原則,,切實體現(xiàn)志愿者工作的自愿性質(zhì),。在培訓過程中,可以嚴格考核措施,,比如初步培訓考核不合格的,,給予通知函??己撕细裾?,簽訂協(xié)議后進入專業(yè)培訓,培訓完成后評估其培訓效果和服務狀況;不合格者亦給予通知函不再續(xù)簽,,以此來保護志愿者參加志愿活動的積極性和奉獻熱情,。退出機制不僅僅是為志愿者隊伍篩選組成人員,避免出現(xiàn)志愿服務低質(zhì)量,、志愿者濫用的現(xiàn)象,,也有利于參加培訓的志愿者保持參與志愿活動的積極性和熱情,形成反向激勵機制,。